软件学院之深度解析(上)

软件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业内外人士所广泛关注着,支持、期待,不屑、怀疑,否定甚至非议,每一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都仿佛经历着痛苦的涅磐,负重而行。
当两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地流逝,第一批软件学院的正式毕业生终于站在了就业起跑线上,他们究竟能够跑多快、跑多远?他们究竟能否经得起社会的考验?软件学院将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带着问题我们走访了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联席会秘书处李璞秘书长。
软件学院之深度解析
--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联席会秘书处秘书长李璞访谈录
2001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决定在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高层次、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软件人才,以解我国软件产业燃眉之急;2001年12月3日,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了6号文件,正式公布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录,并拟定于2002年秋季正式开始招生,一场"超常规培养软件人才"的教育革命就这样开始了。
应运而生的教育"特区"
记者:我国已经在全国四百多所高校设立了计算机相关专业,而且每年都输出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教育部为什么还要成立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呢?
李璞:目前,我国是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难以就业和软件产业人才匮乏并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造成的。IT界通常认为,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管理人才;第二类是软件工程师;第三类是熟练的程序员,也就是软件蓝领。这三类人才在结构上应该呈金字塔型,但目前我国的结构呈现的却是橄榄型。
当前我国最紧缺的软件人才是处于"金字塔"最顶层的、能够进行软件整体开发设计的软件设计师与系统分析师,以及能够与国际无缝接轨并精通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这部分人将决定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决定我国将来在国际软件产业链中的地位;其次,我们还需要大量能够从事"规范化"软件编程等初级工作的程序员,这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化的基础。目前我国拥有大量处于"金字塔"腰部的"中间人才",这部分人来做"金字塔"顶层的高级软件人才,无疑会有能力上的欠缺;如果做程序员,又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势必会制约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批工程型,实践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层次软件人才,填补"金字塔"中的空白。
记者:这种人才的培养在目前高校中计算机相关专业无法实现吗?
李璞: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国家提出来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而大量工程型的软件人才以及国际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则是能够实现信息化的有力保证。
如果让全国高校的计算机系都调整方向,全部培养工程型软件人才的话,显然是行不通的。就如同改革开放初期是划出了"经济特区"作试点,而并不能拿整个中国来作试验一样。要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人才、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这种探索无疑具有一定的风险系数。所以,国家才决定在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目的有两个:第一,解决国发十八号文件中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问题,同时强调培养工程型人才;第二,寻求高校改革的突破口,在教育领域里办"深圳"。
记者:软件学院其实也就是教育改革的"特区"?
李璞:是的,就像当年改革开放时的"深圳"特区一样,我们就是在探寻摸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产业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两年前的中关村,java工程师的起薪被炒到天价,两年后的今天,java认证早已遍地开花……可是,高校内却仍然"没有忘本",院墙外日新月异、校园内却仍旧"照本宣科",教材老化,知识陈旧,重书本轻技能,考高分却少实践,这样培养的人才怎能胜任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怎能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培养U盘式人才
记者:从国家文件中看得出来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很难,但是非常重要!"试办",说明示范性软件学院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找路;"示范性"则说明示范性软件学院是在寻找一种适合当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教育模式,这样一来是否就意味着与传统教育模式产生冲突?
李璞:不是。传统的教育强调概念、原理,而示范性软件学院则是在强调概念、原理的同时强调实践,我认为这两个方面就像我们的左右手:从"手"的角度来说,是两只手;但是对于我国的软件人才来讲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虽然从现在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讲,对工程型软件人才需求远远大于对学科型软件人才需求,但是技术是"短命"的,如果没有学科发展作为依托,工程型软件人才就无从发展;反之,如果没有工程型软件人才运用最新技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单纯发展学科型人才也只能是一条思路。所以,我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