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对话:中国软件,如何不"软"?(下)

国产软件,路在何方?
        2001年8月29日,国家版权局、国家计委、财政部以及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政府部门应带头使用正版软件的通知》;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今年6月,《政府软件采购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正式推出!政府的支持所引发的连锁效应,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开始启动,国产软件开始了一段新的历程。的确,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就无从去谈软件产业,更无从去谈信息强国。
记者:面临国产软件不被认同的现状,中国软件要想"走出去",除去仰仗政府相关法规的倾斜性支持外,自身还需做些什么?
杨芙清:我认为我国软件发展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掌握核心技术,重视软件创新,开发品牌产品;
第二, 要逐步学会用工程化的方法解决软件的开发,这样以来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软件产业;
第三, 建立完备的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结构模式。
软件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是知识的提炼,所以它是一种知识的体现,是知识的固化。客观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软件系统不可能一成不变,新的需求、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使得软件系统不断地升级、不断地演化。从操作系统的发展来看软件技术的发展,首先,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单机操作系统从最早的引导程序到管理计算机资源的管理程序,再发展到发挥CPU及外设作用的多道程序,最后发展到追求计算机软硬件高效利用的资源管理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出现主要是用以支持多个计算机之间的网络通信,实现资源共享,而并型操作系统是为了管理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同时,无线通讯、信息家电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Web Services技术是少数可以改变软件产业面貌和软件应用模式的技术之一。对最终用户来说,Web Services技术可以将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应当说,Web Services技术的发展是全球软件企业面临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契机,就一定能在未来市场更强调服务质量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姜广智:要想让大家接受国产软件,我想这是需要软件商和用户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软件开发商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不断地丰富国产软件,搭建一套完整的国产平台;不断地优化软件质能,提高软件稳定性;不断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善软件的性能,完善软件质量。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支持国产软件的氛围,而且我们的用户对于国产软件应该有宽容的精神。众所周知,软件是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的,微软的产品到今天还有bug,例如"震荡波" 就是微软的漏洞直接导致的!这种事情发生在微软身上,所以我们就可以"忍气吞声",从网上下载补丁堵上而已;试想一下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国产软件的身上,我敢肯定大部分人会不假思索地马上把它宕掉,这就体现了我们对于国产软件还缺乏一种宽容的精神。
国产软件的发展,不能只靠政府、企业自身的努力,更多的要靠整个社会的力量。首先我们不应该拿盗版的价格去衡量正版的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软件的价值,认识到每一个软件产品中凝聚了多少软件工程师的心血和劳动;其次就是只有用户不断地使用软件,才可以发现并提出缺点,工程师才可以改善产品,我们的国产软件才会有长足的进步。每一件软件产品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磨出来的!
李德毅:做软件,要有大作为,必须从基础软件做起,从核心软件做起。软件需要市场化,需要工业化,而不是艺术化,企业应该从这方面考虑。我们的软件要向标准化发展,如果还是自己设计、自己编代码、自己做评测、最后就是自己死亡。像甲骨文(Qracle)的数据库、微软的软件,生命力都很长,一般都是从1版升级到5版、7版、8版,我们国家哪个软件可以升级到这么多版本?基本找不到。而且新版本是有规定的,不是简单的改改。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所以我们现在换一个评价体系,假如说你这个软件好,那么你办了多少次培训班,软件版本升级了多少次,第三方是怎么测试的等等,假如有这样的引导机制就好了,但是现在却没有。

把软件产业进行到底


        政策的推动之下,"软件热"正在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状态,可是政策却也始终无法回避冷静而理智的市场。二十年白驹过隙般业已流逝,尽管软件依然是IT的灵魂,尽管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最佳代言人,中国软件业却始终萎靡不振。面对这样的尴尬,我们究竟该作何思考、如何面对?这样的中国软件产业究竟该何去何从?软件业是一个超高速发展的产业,不断的创新和不断的融合使其产业链中充满了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中国软件如何才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在这次的产业革命中分得一杯羹呢?

杨芙清:作为国家,应该全力支持软件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使之成为软件产业的支柱和龙头。到那时,我们整个软件产业将由若干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环绕一批中小型企业的企业群体构成。这些企业群有它的分工和专长,有它主攻的方向和特点,而钦庑┮蛩厥悄芄涣榛畋涠摹F笠等褐械拇笮腿砑笠导啪哂辛己玫娜砑こ袒⒑凸ひ祷幕∩枋唤鼍哂屑际醮葱履芰Γ哂泄こ檀葱履芰Γ弑腹こ袒淖氨浮⑻跫突肪常欢笠等褐械闹行⌒腿砑笠担哂懈骶咛厣拇葱履芰Γ堑拇葱鲁晒苫慵酱笮推笠导沤泄ひ祷纬缮婺!?BR>李德毅:很多仁人志士都在找这条路。但是,不是那么好找,尽管理念上是对的。首先,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是软件人才,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培养软件业人才的教育体系,尽快规范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次,我们要突破就可以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一个个突破。比如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等都可以成为突破口。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眼界宽了,学习了很多东西,对世界的认识的周期缩短了,这样就少走很多弯路。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高科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我们现在都在搞有所为,样样都要为,样样都要先为。不为的、后为的,论证得太少了。撒出一把种子收了几棵苗,结果距离没有缩短,反而拉大了。这方面有些民营企业则是抓住机会,不拒绝小的,结果越做越大。比如有一家公司就是专心做超市交易的信息处理系统,它首先在一个超市推广,然后逐步使全国的超市行业都采用这个系统,越滚越大,慢慢累积下来就不得了。
姜广智:我认为我国的软件产业的发展道路主要有三条突破线:
第一, 国产软件开发应用。开发应用国产软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够挣多少钱,而是有关整个国产软件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现在我国软件产业没有完整的国产软件平台,上层应用软件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十分狭窄,国产软件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要发展国产软件,不能是某个产品的突破,而是需要一整套产品的突破,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每一个环节。
第二, 发展软件外包。近年来我们在对日软件外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是还远远不够。日本的信息化水平是非常高的,而且日本很少有公司专门做软件产品开发,所以它对于软件开发的需求很大,这就给我们做软件外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其次,我感觉对于美国的软件外包形势也非常好,我坚信一两年内能够在美国市场上有所突破。不过这一切都是要有充足的、合格的软件人才做后盾的。
第三, 数字技术的开发应用。互联网的技术的突破,数字视频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些都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我总觉得中国人生活在一个精神生活贫乏的时代,我们的精神产品、特别是原创的数字内容产品不够丰富,我们看外国的动画、数字电影、玩外国的游戏,无疑也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国外的精神教育,这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把我们的民族精粹表现出来,替代"舶来品"并将之展现给世界。
何泾沙: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国外的许多软件企业都想到中国来,所以我觉得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机会主要是两部分:一方面就是满足内需,发展的潜力很大;另一方面就是引进国外公司的研发到中国来做,我们还是有一批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我认为软件出口还是很有潜力的。